城乡建设创意设计

新闻首页|时事动态|国内要闻|国际要闻|城市印象|规划|建筑|市政交通|房地产|其它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重返3.2万亿美元上方 黄金储备“十四连增”
2024-01-08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重返3.2万亿美元上方 黄金储备“十四连增”

     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重返3.2万亿美元上方      这主要受“正估值效应”的积极拉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当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显著回升主要受益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全球股债汇“三升”,由汇率及资产价格重估引发的正估值效应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上升。 回顾去年12月,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升。其中,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1%至101.3,非美元货币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后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3.2%;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4%。     我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裕 回升势头有坚实基础     “我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裕,为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提供了重要保障。”管涛分析称,到202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相当于15个月的进口支付,较上年底高出1个多月,且远高于不低于3个月至4个月的国际警戒标准。         管涛表示,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海外货币紧缩拐点临近

0 0 0
地方敲定2024改革“任务书”
2024-01-08

地方敲定2024改革“任务书”

     岁末年初,地方发改委陆续召开全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记者注意到,多地将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湖南省提出,深化投融资、价格领域改革;安徽省提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其中,云南省提出,要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关键环节,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投得好”“进得来”;河南省提出,要从加强项目谋划论证、健全投资管理制度、提升投资审批效能等方面着力,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看来,当前,随着我国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化,从过去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转向追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投资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行投融资体制表现出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包括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仍然不完全清楚、投资安排上面临当前与长远的矛盾、部分投资缺乏规模效应等。     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被列入各地2024年改革重点。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切实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

0 0 0
降息降准预期升温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近4年新低
2024-01-05

降息降准预期升温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近4年新低

      近期,国债期货和现券市场齐步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23年末的2.7%快速降至2.53%附近,并刷新了近4年的低点。           中信证券研究显示,回顾近5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发现,春节前后往往是降息、降准的重要窗口,从目前经济修复需求、实际利率情况等角度来看,一季度存在较高的降息概率,同时也不排除降准的可能。节奏上,降息在春节前后均有落地可能。对于债市而言,在降息落地前,货币宽松预期或支撑债市行情延续。           受现券表现的影响,国债期货各期限合约也纷纷上涨。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25%,再度领涨;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0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01%。          2023年末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巨量资金投放,平稳了资金价格。步入新年以来,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但资金面依然宽松,DR007降至1.8%之下。同时,去年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对资金面转宽松的预期升温,也为长债收益率下行打开了空间。           开源证券固收分析师陈曦表示,2024年宏观环境或将比市场预期

0 0 0
14个省市公布一季度地方债计划 发行规模超8397亿元
2024-01-05

14个省市公布一季度地方债计划 发行规模超8397亿元

     整体来看,14个省市公布的一季度发行计划规模已经超过8397亿元,其中山东(除青岛)、江苏、贵州分别以2159.58亿元、1400.87亿元、1049.02亿元的规模位居前三。对于上述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已经公布一季度发行计划的地区来看,披露1月份发行计划的地区较少,总额度在2095亿元左右,发行节奏可能比往年的一季度稍微慢一些,背后或主要有万亿元特别国债、特殊再融资债的影响。在地区分布方面,预计会集中到经济大省,一方面,是其要担起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债务压力较大的重点地区因有特殊再融资债发行,今年地方债发行额度或有所减少。在地方债用途方面,可能会重点支持“三大工程”领域。      从节奏看,明明认为,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可能会慢一些。一方面,2023年10月份开始,各地密集发行了大约1.3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叠加1万亿元特别国债,2023年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量比较大;另一方面,增发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仍有一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这可能使得一季度加快发行政府债的必要性不高。 从专项债看,2023年,专项债在地方政府补短板、增后劲、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财政部网站1月4日

0 0 0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2024-01-02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不断深化对民营经济的认识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大政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要部署。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明确了民营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发挥重要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资源

0 0 0
五组热词预见2024经济政策主线
2024-01-02

五组热词预见2024经济政策主线

     一、立与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改革。 “先立后破”并不是首次被提及。早在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二、质升与量增           质升与量增,意味着更多关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从今年工作部署来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置于九大重点任务之首。           三、消费与投资 今年消费和投资将继续担当经济增长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列政策部署瞄准扩大有效需求,优化推动平衡消费与投资,增强内循环主动

0 0 0
央企把提高质量效益放在首位
2023-12-29

央企把提高质量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落到央企层面,各企业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等5方面的价值。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新赛道。在此背景下,国有资本持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今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000多亿元、同比增加近7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53%、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      “国资委强调更加注重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就是希望各央企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的产业支柱,切实发挥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 深化改革务求提升      明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按照部署,各央企要深入推动实施,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务求突破,力争完成70%以上的

0 0 0
我国引资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外贸保持回稳向好势头
2023-12-29

我国引资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外贸保持回稳向好势头

     从纵向看,我国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2019年至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连续3年刷新历史纪录,去年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1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前11个月吸引外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同时,1.04万亿元的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何亚东强调。            总的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已出台外资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将会更强。       参考资源:中国经济网

0 0 0
贵州力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2-27

贵州力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指导各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至2022年,贵州省72个县(市、特区)经济总量由4345亿元增长至12686亿元,占全省比重由61.3%提高至62.9%。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曦表示,省里积极支持各县因地制宜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省级重点支持的各市(州)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聚焦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一图三清单”,通过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的重点突破,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贵州目前共有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9个(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9个)、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28个、2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黔西市化屋村、从江县岜沙村、雷山县大塘村、荔波县洪江村、龙里县龙山社区5个村(社区)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据了解,贵州省还将扶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的民宿产业集群。目前,贵州省文旅部门已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0 0 0
多部门开列2024年任务清单 稳经济政策透出新动向
2023-12-27

多部门开列2024年任务清单 稳经济政策透出新动向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科技部也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聚焦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集聚力量攻坚突破;布局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环境。             围绕“扩内需”积极部署       各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也将“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等。 商务部强调,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推动以旧换新。推动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0 0 0
求真务实抓落实
2023-12-25

求真务实抓落实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着力减轻基层负担,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出了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就像“牛皮癣”,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且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容易产生一些新变种、新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工作应用软件过多过杂,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类应用软件、公号上打卡、“留痕”;有的地方热衷于举办各种论坛,论坛过多过滥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这些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切实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好落实。奋进新征程,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凝心聚力促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

0 0 0
京津冀签署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2023-12-25

京津冀签署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是实施5大行动共16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协同提升行动、实施三地港口协同发展互联互通行动、实施金融创新协作发展行动、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协作推进行动、实施资源 便捷流动协同促进行动,明确了今后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5项分领域专题报告分别是《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一体化的报告》《京津冀海关协同推进自贸试验区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报告》《京津冀深化政务服务协同合作的报告》《京津冀联合编制〈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指引〉的报告》《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跨省市共建“一二三”发展模式的报告》,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参考资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 0 0
两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2023-12-22

两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是指通过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动各项财政金融政策更好地落地实施,建立和完善覆盖文化企业各发展阶段、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融资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若干行之有效、可持续和可复制推广的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为全国文化金融合作提供典型示范。 参考资源:新华社

0 0 0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3-12-22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向开放要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当前,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在各国工商界眼中,中国位列最佳投资目的地,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中国打开更大发展空间,不

0 0 0
释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强烈信号
2023-12-20

释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强烈信号

    当前,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各方仍需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其次,强化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正向激励,以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提高积极性。《通知》要求通过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强化财政奖励和保险保障等方式,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激励和扶持力度。通过完善融资配套措施,切实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提升民营经济的金融承载能力。当前,不少民营企业在获取金融支持时普遍存在缺乏有效担保、缺乏足够征信、缺乏支撑数据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提出“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从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方责任共担,以及损失分担机制的角度,着眼于修复融资信心,推动问题解决。 最后,引导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助力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通知》分别从经常跨境投融资、金融服务、项目结算3个方面给出具体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实现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外贸形势面临一定挑战,金融机构应更加积极作为,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结算、汇兑、套期保值等各类金融服务便利,指导民营企业有效防范跨境投融资风险。 参

0 0 0
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2023-12-20

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大有可为,且必有可为。      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需要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胡拥军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以进促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最鲜明的积极信号之一,从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潜力、基础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以进促稳”的重中之重。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总体来看,发展数字经济对我们而言是一道长考题,也是一道必答题,更是一道抢答题。”胡拥军说,面对外部压力与内部困难叠加,能否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关键在于数字经济。因此,要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加快谋划和系统布局数字经济。           “爬坡过坎”更有韧性      &nb

0 0 0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2023-12-18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据介绍,根据工作机制确定的第一批2900多个项目,财政部已经下达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其中: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0 0 0
2023中国经济印象: 展韧性 显活力 蓄动能
2023-12-18

2023中国经济印象: 展韧性 显活力 蓄动能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速下滑。这一背景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经济发展韧性更加彰显。           基于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和潜力,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增长预期。           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举措的有力实施,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更足。重要的是,经济韧性、抗冲击能力会更强。           35.6亿人次!12月1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单日旅客发送量、售票量等客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人员流动加速,客运需求旺盛,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表示,铁路客流持续攀升,连创历史新高,彰显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消费增长潜力。      “小包裹”映射“大经济”。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快递业务量是观察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实物量指标之一,足

0 0 0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释放哪些新信号?
2023-12-15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释放哪些新信号?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释放出来哪些新信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战略性前沿技术的突破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建设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以高新技术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推动战略性技术突破,要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链条,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就会呈现崭新局面。(央视网)

0 0 0
GDP十年翻番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2023-12-15

GDP十年翻番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2013年至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9.3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将持续稳定增长。      从时间线来看,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我国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大关,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 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最近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4.5%,高于世界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左右。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           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组组数据,见证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彰显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成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回升向好:前三季度GDP达913027亿元,按不变价

0 0 0
分享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