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创意设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 长三角新图景孕育新动能

2020-06-04
0 0 0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跨界区域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科创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了解《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多少新变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共识”全面转向“共建”,多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后,长三角区域一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打通断头路 加密高铁网

东航路,位于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省界,全长仅2.43公里。“别看路不长,意义却很大。”上海青浦区建管委副主任耿伟荣告诉记者,打通这条路,不仅能加强上海与江苏的联系,而且能疏解G50沪渝高速公路、沪青平公路的交通运输压力,提升示范区对外交通辐射能力。目前,已完成总体进度的50%,预计该路段于今年9月底完成施工。

交通便利是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之一。记者了解到,2018年6月份,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框架协议》,首批梳理出的17条省界断头路中涉及沪苏省界的就有6条。

既要打通“断头路”,又要加密高铁网。5月30日10时,一列C3816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站始发,沿着京沪、通沪铁路,跨越长江,驶向南通方向。“这是通沪铁路赵甸至黄渡段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转入试运营阶段后从上海站发出的首趟试运行列车。”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沪铁路开通后,使苏州所辖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三市同时接入长三角铁路网,也让南通至上海间铁路出行径路“曲线变直线”,增强了上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满足沿线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也带动形成了0.5小时到3小时城际交通圈,促进了“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长三角铁路建设继续“高歌猛进”,建设投资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全年下达投资计划870.33亿元,计划开通新线里程超过1000公里。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在路网联通之际,长三角以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方式,探索区域一体化治理新机制,要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同时,也要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数据多跑路 项目好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让在线经济成为亮点,“云会议”“云招商”“云办事”成为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常态化模式。

“我们公司总部在上海,之前在浙江嘉善县有一家分公司,现在想在嘉善再成立一家分公司,听说在这里的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最多跑一次’,就来这里办理了。”在浙江嘉善县政务数据办的办事大厅,上海捷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杨小燕告诉记者,以前设立分公司要跑好几次,现在只需要在网上上传公司营业执照等资料就可以了。“专窗有17项个人事务、30项法人事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正在值班的嘉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许可科科员毛一帆说。

让数据多跑路,在长三角已经成为共识。在上海青浦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大数据治理平台展示沙盘前,记者看到示范区的区域人口密度、产业分布、交通路网等信息被分为8类,直观地展现在显示屏上。“如何打破区域行政边际,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唯有数据可以做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和规划建设组副组长刘伟告诉记者,通过数据分析,示范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和城市环境设施主要集中在三地原有的中心城区,配套设施比较完备。但是位于示范区内的先行启动区,反而成了薄弱环节,根据这些数据,管理部门得以开展有效规划,真正利用大数据补齐短板。

网上办事便捷,数据流通顺畅,正在将长三角区域要素密切联系起来。在江苏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建设工地上,公司董事长骆薇薇告诉记者:“公司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8英寸氮化镓生产基地,公司之所以落户这里,就是因为苏州是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备。”

在安徽合肥,国际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同步在上海和合肥展开机构布局已传为佳话。“在成本压力和扩大生产需求都增加的情况下,联合利华早已开始战略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从上海转到合肥,把上海的机构升级为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说。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朱胜利也表示:“合肥正与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这既是《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更是提升长三角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截至目前,沪苏浙皖已开始部署实施“四城同创”和“多组团联创”,即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组团联创”。

“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揭牌以来,各类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示范区建设。”张忠伟告诉记者:“华为、阿里巴巴、普华永道、长江三峡集团、中交集团、长江联合集团及各大金融机构等都主动对接执委会交流探讨、洽谈项目,主动到两区一县对接项目的企业络绎不绝。目前,示范区正在抓紧筹备示范区开发者大会,让市场各方力量都能找到参与的机会。”

举起“生态旗” 打好“绿色牌”

沿着浙江湖州太湖路,10分钟左右就能从繁华的市区抵达南太湖边,这里也成为湖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坐拥65公里太湖岸线,湖州人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太湖。

“如今,湖州的绿色智造、绿色金融风生水起,已经打出了绿色发展的品牌。”在南太湖畔工作了24年的原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局副局长李东民回忆说,多年来当地先后拒绝、清退了一大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长远发展的项目,累计回收项目用地2000余亩,同时聘请国内规划、旅游、环境、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常年把脉区域规划和项目准入。

举“生态旗”,打“绿色牌”,在发展中保护绿色,在绿色中实现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的一层“底色”。

在上海黄浦江两岸,城市的人文与自然、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这里相互交织。随着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将基本实现贯通开放,上海从“工业锈带”演变成了“生活秀带”。

在江苏吴江区太浦河畔,“这里沿河已经清除了十几家小企业,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沈晓华告诉记者,这里河道遍布,流域涉及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2019年10月份,我们三地面对河道启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机制,开始实行三地联合河长制,终于破解了以前‘各扫门前雪’的局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太浦河河面平缓,远处有载货的江轮来来往往。河边竖着一块联合河长公示牌,标注着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区、镇、村三级联合河长的姓名、工作职责,还有监督电话。

“由于水面率有20%,怎样把水系、古镇做好,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命题。”张忠伟表示,未来的示范区将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蓝图已经绘就,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记者行走在长三角地区,看到这里绿色的底色更重、发展的亮色更炫、江南水乡的特色更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和公共信用8个方面创新内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示范区支持政策等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呼之欲出。”谈及未来,张忠伟很有自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李治国)

案例

G60科创走廊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科大智能——超高速口罩机每分钟能生产1000片口罩;凯璟生物——检测试剂盒只需8分钟就能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阜华信息——AI热成像体温遥测筛查预警系统,30毫秒便能精准完成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之下,以创新为引领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显得格外有生机。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5月份,上海松江区就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并抓住科创这个发展的“牛鼻子”,从“创新谋划”到“务实推进”,从“深蹲助跑”到“起飞跳跃”,闯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数据显示,4年来,松江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增加值年均增长12.2%;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过29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年平均增长46%,制造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上升至49%,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下降至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前列;R&D(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从3.58%上升到4.6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4%。

比如,落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技术改造风口,推出一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智能化生产线,并研发出无人消杀机器人,对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实行自主移动式消毒等。疫情发生以来,得益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上下游企业联合行动,科大智能公司的各类智能化产品实现了快速投产。

科大智能公司加快技术迭代,扩大市场份额,展现出的发展后劲,正是G60科创走廊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外资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源地松江的投资信心也在增强。今年前4个月,松江引进投资总额同比上升336%,外资同比上升205%。来松江投资的国家(地区)达123个,比去年增加了18个。“我们愿意在这样一个积极并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中继续扩大投资、拓展规模。目前,正在讨论在松江设立亚太总部这一议题。”外资企业博斯特公司总经理鲁希瑞说。

记者了解到,G60科创走廊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先行先试区域,松江、合肥、芜湖、苏州等地陆续发布专窗地方标准。松江区则连续2年代表上海接受世行营商环境测评,提供全套13大类105个改革样本,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78位跃升至31位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的G60科创走廊,已经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未来将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创新链产业链完整性对冲全球产业变局的不确定性,以制度供给的精准性抵消市场情绪的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 记者 李治国)

权威声音

数字经济让城市紧密相连

长三角数字化水平在全国各个城市群是最高的。数据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增速接近20%、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30%,长三角地区城市总体迈入了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

数字经济直接推动了长三角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商业和产业协同一体化、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发展。比如,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7城地铁已经一码互通,去一座城市买一张票只要在1个APP上1秒就搞定,节省了大量时间。

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但总体发展质量还达不到顶尖水平。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巨大。

一是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2019年,长三角经济区27座城市的GDP之和达到20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0.4%。按照规划,未来这一比例还会提高。长三角要立足全球竞争,提前布局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共同培育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联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在科技与经济竞争力上站到世界的前沿,推动以数字经济为牵引的创新型经济在量上积累、在质上提升。

二是挖掘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深度。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掌握大量数据,应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长三角一体化经济规模大、行业分类广、经济主体多,应加速推进市场化开发利用数字的应用场景,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标准。

三是提升数字资源的精度。例如长三角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但相当多的小微企业没有进入征信体系,也缺乏基本生产经营信息,这为出台政策精准帮扶带来一定困难。又如,长三角还有一部分人口缺乏数字产品应用能力,应对这部分人精准识别,提供合适的服务。

四是扩大数字化治理覆盖领域的宽度。长三角应进一步“合纵联横”,打造高效率的长三角协同治理平台,提供城市和社区层面的服务,促进人员流动、商务往来。长三角部分城市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已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经验,应成熟一批,推广一批,使成果在长三角其他城市得到应用。例如,疫情期间杭州等城市探索利用城市大脑开拓数字抗“疫”等应用场景,该做法及时地向外输出,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是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长三角数字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应加强制度探索,积累制度成果。例如,行业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具有不同性质,需要根据数据性质不同,研究提出数据资产制度、安全制度等。在数字领域开展制度创新,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奎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


分享A1